Cypher Wu 的 Plurk 噗浪

2010/06/23

運命に抗おう ブレイク ブレイド 反抗命運吧 破刃之劍

ブレイク ブレイド  算是近年來少見的機戰漫畫作品吧
動畫版目前在日本以六部劇場版的形式推出



以無法採取石化燃料而以石英為動力能源的克魯森大陸為舞台所發生的戰爭
故事劇情環繞在士官學校時代結為好友的萊卡特、傑斯、荷之爾及西宮等四人身上
與友情、國家、命運之間的抗爭

這部作品最吸引在下的地方應該就是那被朔造得相當有特色的人物群
還有完全無法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的劇情發展吧

個性充分的角色,即使作品中出場人物眾多也不會被埋沒
毫不手軟的便當,充分讓讀者感受到戰爭的真實與壓迫感
(不要對角色投入太多感情才不會心痛啊...)

跟一般作品不太一樣的部分,大概就是男女主角的設定了

男主角萊卡特雖然是無法使用所有石英製品的無魔力者(作品中目前只有男主角跟弟弟兩人)
也是目前唯一能開動帝爾鋒這架上古魔動巨兵的人(這類設定滿常見的)
但是卻因為不喜歡爭鬥,也沒有駕駛魔動巨兵的經驗而常常吃鱉
往往都要靠著機體的性能跟隊友的救援


女主角西宮的設定更微妙,身為荷之爾的妻子,同時也是克里修納王國的王妃
卻是從學生時代就對男主角抱持者愛戀的情愫
(這也是這部作品被網友們戲稱為NTR之劍的原因...)


不過在下覺得朔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應該要算是波爾裘斯將軍了
不但是戰爭的專家也是追求生死一瞬間的戰鬥狂人
連對手的恐懼跟憤怒也能充分計算利用,變成有利於戰況的武器


另外一位最受歡迎的角色...
應該就是網友反應最熱烈的克雷歐(12歲!?...)


還有那位怎麼看都很腹黑的歐藍德教帝...


就世界觀來說
目前只交代了簡單的部分,還有許多未解明的設定
國家之間的戰況也是幾乎無法預測
可以說是相當精彩又令人期待


目前中文版是由東立出版社代理
也有外傳小說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2010/06/18

あそびにいくヨ! 一起去玩吧! 預告影片 .

あそびにいくヨ! プロモーションムービー
放送日將近
期待的預告影片總算公開了...

スフィア所演唱的主題曲「Now loading…SKY!!」
真的讓人有輕鬆愉快的感覺...







不過啊...
明明原作就不是什麼賣肉賣內褲的輕小說...
為什麼動畫化之後
連取個分鏡都得給你露個內褲呢...
為什麼啊...
是在下跟不上時代了嗎...

2010/06/15

2010遇宅族

2010遇宅族
這是在 People Post公民電視平台 由陳亦棋所發表的報導作品
是世新大學的課程實作短片,也就是學生作品
(這讓在下想起幾年前的腳尾米影片...)

報導影片連結如下

2010遇宅族

新聞短片的內容說的是社會對次文化的不尊重與包容度不足

接下來的內容一樣是在下以主觀跟偏見為主的碎碎念....








在下看完這影片想到的是
1.媒體(新聞、節目)所傳播的錯誤觀念及知識
2.人們對情報資訊只會吸收卻不會思考、驗證跟判斷
3.人們的價值觀跟自我定位已經悲慘到非得靠著貶低、嘲笑、排擠跟否定其他人事物才能獲得滿足的地步



先從第一點來說好了
以現今社會結構來說,媒體算是人們接收各種情報、知識的重要來源
也就是媒體先接收情報,再將它整裡傳播給社會大眾
而在這當中媒體是否有善盡到"傳達正確情報"的責任?
現今的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目標又是什麼?炒收視率?吵話題?
為了收視率跟話題,不少新聞從業人士甚至不惜製造跟編導新聞...
在下覺得...
這些人如果去寫小說的話也一定能活得很好...
雖然不是所有的媒體人士都是如此,但是情報是會擴散開來的,不論它本身是否正確
至於那些綜藝節目人士
在下只能說...
"當你淪落到必須要藉著消費其他人事物來表演的時候,也就是你江郎才盡沒有前途的時候了"



第二點
這點要從我們的傳統教育方式說起了...
填鴨式的教育,教出來乖乖的學生,教出來的卻也是傻傻的學生...
但是為什麼還要繼續這種教育方式?
很簡單,因為聽話。
老師為了自己的方便希望學生聽話就好
大人為了自己的方便希望孩子聽話就好
政府為了自己的方便希望民眾聽話就好
結果造成了什麼?

愚民

一群跟海綿一樣有什麼就全部吸收的愚民
一群只要煽動一下就會隨之起舞的愚民
一群自以為自己在做主卻是被人操弄著的愚民
一群價值觀跟包容度有如井底之蛙的的愚民(這樣講有點像是在侮辱青蛙...)

不用懷疑,你和我或許也都是這愚民的一份子

在這資訊取得相當容易的環境裡,最重要的不是資訊的蒐集,而是對於資訊的判斷
當你得知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有多花一點時間去驗證?是否有多花一點時間去思考?
是否有讓這項屬於他人的資訊轉變成屬於自己的東西?
如果不會思考...那就只不過是個人云亦云的愚民罷了...



最後一點
今天人們貶低批評御宅族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御宅族嗎?
不是的
回想一下前幾年的話題是什麼?
草莓族?
再往前幾年
新新人類?飆車族?不良少年?
再推到父母那一輩
X世代、Y世代?

是的...
我們可以發現原因其實不在御宅族本身
而是人們一直需要一個能夠貶低、嘲笑、批判的對象罷了...
只是現在剛好輪到御宅族而已...

為什麼需要這麼樣一個對象?
簡單說
當你因為能力不足而沒辦法爬得比人高的時候,就只能在別人腳下挖洞,看著別人站的比自己低
藉此獲得優越感跟安心感...
當你因為價值觀封閉而看不到其他能獲得優越感跟安心感的方法時,就只能選擇這種方式
在下在前一篇有關台灣之光的文章裡就說過了...
我們的價值觀就像封閉的羊圈一樣,死死的圈著自己,使得我們的成就只能藉著踐踏貶低利用他人來獲得
這也是上面提到的愚民的結果之一...

不過這也不只是台灣人會有的問題
"因為自卑而造成的自大",這似乎是全人類都有的毛病了...


結論
多思考,你會發現許多事物不同的一面和新東西
多看看不同的價值觀,可以拓展自己的認知跟視野,也能夠發現到自己的許多新價值
多去包容別人,因為這樣也是在包容你自己

當你懂得獨立思考判斷了,能看到的東西就會變多
當你看到的東西就會變多了,就能發現許多新價值
當你發現跟認同許多新價值了,就能包容更多東西

2010/06/07

台灣之光? 台灣沾光? .

這篇一樣純粹是發牢騷,而且偏見頗多....
除非有肚量,不然在下不建議您往下讀







首先看看這則巴哈姆特資訊站上的新聞吧
史上第一次!台灣漫畫家彭傑 × 稻垣理一郎合作躍上週刊少年JUMP

新聞的內容就不轉載了...
因為重點不在那...

台灣之光
多響亮的名號
每每有台灣人在國外努力獲得成就而成名時,就會看到這名詞...
是的,看到他們的努力和成就獲得肯定時,我們都會打從心裡覺得欣慰
也以身為台灣人而驕傲,給予他們鼓勵與支持...

但是
在下卻是覺得羞愧...

這背後代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這些有才能的人們,都要到國外發展,成就才會受人肯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等到他們成功之後,才以台灣之光的名份拼命的沾人家的光?
為什麼我們的驕傲只會停留在"他們是台灣出身"?
為什麼我們總是做不到"他們是在台灣培育成長"?
...............

一長串的疑問在在下的心中不斷的盤旋著...
問題是出在哪?
我們的環境?
我們的資源?
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的教育?

台灣是個地小人稠的島國,但我們的價值觀似乎也跟著狹窄了起來...
就像一個羊圈裡養了過多的羊,使得這些羊只能靠著踐踏彼此來求取生存空間
我們的價值觀就像這封閉的羊圈一樣,死死的圈著自己
使得我們的成就只能藉著踐踏貶低利用他人來獲得

想想在他們成功之前,我們已經否定和葬送掉多少的人才了...
資源不足?怪政府?怪國家?怪環境?
別忘了,環境是由人所夠成的,而這國家最多的人口叫做老百姓...

我們或許沒有錢,我們或許沒有資源
但是至少我們能給予肯定
而不是整天在那裡"啊,做這個又沒前途""啊,又是XXXX才會看的東西".....

把我們的價值觀放寬一點
對於一件事物,你可以不接受,但是請你先去了解,
而不是一昧的藉由無知又先入為主的否定和批判來獲得自己的成就感

在下過去也曾經因為在未了解之前就否定許多人事物
而錯過和抹煞了許許多多的機會和美好的人事物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只是理想,現實中台灣本來就是這樣的環境"
但是在下想說...
這不過是對現實屈服的藉口罷了...

希望我們都能慢慢的改變自己,從而改變這環境
讓我們的環境能夠孕育出更多真正的台灣之光,而不是台灣沾光.......